南充人民广场 后来成南充环形体育场 现在是得益时代广场环形体育场,南充人心头永恒的记忆,时至今日,每每谈起南充的体育事业时,总是绕不开它。1951年,原川北行署将莲花池畔(今顺庆区文化路)的一片荒地辟建成广场。1980年,在此基础上,建跑道、种草坪……历经5年时间修建,最终于1985年建成环形体育场(即原南充市体育场),并逐渐形成商圈。2002年,由于无法满足赛事需求,环形体育场在市政建设的统一规划下被拆除,结束了17年“职业生涯”。
曾经的环形体育场就位于如今的北湖广场以及环形商城这一片MG娱乐电子。1950年左右,这个位置还属于郊区,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为了发展群众体育事业,1951年,原川北行署将莲花池畔(今顺庆区文化路)的一片荒地辟建成广场、搭建起一个坐南朝北的主席台作为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的场所,并取名为南充市人民广场,至此,南充有了第一块运动场地。但当时,这块场地并非专门用于体育运动,开大会、放映露天电影等大型集会活动,都在广场上。随后不久,当时的南充师专为了举办校级运动会,自己出资用炭渣铺设了一圈400米的跑道、安装上两个足球球门,环形体育场初现雏形MG娱乐电子。
这块场地算是当时南充唯一一块运动场地,大、中、小学的运动会都在这里举行,场面异常热闹。因为没有围墙,为了维持比赛秩序,工作人员常常只能手持竹竿作为栏杆,将观众和运动员隔离开。但好景不长,1956年,南充发洪水,将当时的南充市人民广场淹没,积水达2米,洪水将原本破旧的广场冲刷得满目疮痍。
那场洪水后的数年,南充市人民广场一直没有得到修复。渐渐地无法满足群众的体育运动需求。197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原省体委(现省体育局)领导看到南充市人民广场上的群众运动景象后,觉得这块广场很可惜,决定拨款20万元在广场所在位置修建体育场。随即,相关工作人员便将情况进行了汇报,得到支持后,最终敲定在南充市人民广场原址修建体育场,并命名为南充市体育场,也就是后来南充人常常称的环形体育场。1979年,设计人员先后前往杭州、南京、秦皇岛、青岛、重庆、成都MG娱乐电子、达州等地,参观考察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学习优秀经验。在看过别人设计、建设的体育场后,他们确定了一个基本思路,体育场不需要高大上,但工程质量、场馆功能必须达到国家标准,且保证使用多年不落后。
体育场馆的设计并不容易,南充当时没有设计院,所有的设计稿都是原南充市体育场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国庆完成的。因为时间紧迫,那段时间杨国庆将尺子、圆规、三角板等设计工具就放在床上,常常通宵达旦地修改设计图,最终在两个月后,将环形体育场的框架设计图拿了出来。现年81岁的王天全回忆,因为体育场馆跟类型的建筑不同,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土地大小、日照、朝向等因素,特别是100米跑道,一定要南北走向。但由于场地实际大小的限制,环形体育场的坐落并非端正的南北朝向,而是在允许范围内有些许偏差。
1979年11月,环形体育场开始正式动工。资金不够是最大问题,参建人员就四处跑企业、厂矿求人资助。此外,他们还联系到南充一些建筑公司,赠送砂石、砖块等剩余建材,以节约成本。主体工程建设竣工后,他们遇到一个大问题,体育场内部是一个8000平方米的足球场,场地上需要草皮,铺满整个足球场需要花费6万元,这对整个项目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时想到一个办法,在足球场上种植铁玄草。因为铁玄草易生长,随便一插、浇上水就能活。随即发动一些农村学校的师生在农村、郊区拔铁玄草。这个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仅仅两三天就收到了3000公斤铁玄草。最后,原本需要6万元的草皮,仅用了一千元钱就解决了。
修建环形体育场可谓全民参与。整个工程这个单位支持一下、那个单位帮助一点,一直到1985年8月才全面竣工交付使用,从此,南充有了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乙级)。
环形体育场总占地面积2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455平方米,场内外圈是8道400米环形跑道,中间是标准草坪足球场,看台下面200余间房间可用于各种训练和健身活动,体育场可容纳观众15000人到20000人。工程一交付就举办了南充市运动会。
1987年又承办了全国女子足球比赛(9———16名争夺赛),正是这场女子足球比赛,让环形体育场在全国扬了名。全国女子足球比赛是国家级赛事第一次在南充举行,当时很多运动员都不知道南充。但参加完比赛后,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一不感叹,南充的场地不仅建设质量达标、尺寸规范,而且还是草坪。
最让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等印象深刻的还是南充人民对赛事的热情。当时在国内,足球并不是热门运动项目,就连男子足球比赛的观众都寥寥无几。但是在南充举行的全国女子足球比赛(9———16名争夺赛)场场爆满,每场比赛的观众都在15000人以上。当时,环形体育场也顺势走上了商业化道路,小学生票价2角、大中学生票价4角、普通市民票价5角,同时允许比赛期间商家在足球场边、看台上投放广告等,挣得的钱又用于场馆的管理、维护等开支。
1990年左右,不少商贩瞅准了环形体育场的人气,在周围支棚搭架做起了小生意。当时南充地委受到浙江义乌的启发,决定将环形体育场外侧做成商铺,形成环形商圈,以发展经济,他再次承担起了环形商城的设计工作。由于那个年代缺少钢筋,所以只能围绕环形体育场,在每间隔3米到4米的距离浇灌一根钢筋混凝土柱子,再搭建砖混结构的顶板,以此形成一间一间的门面。由于环形体育场自身的名气,建设成型后门面出租供不应求,一时间,在环形体育场看比赛、在环形商城购物,成为了时髦的事。
据相关资料记载,2002年,由于环形体育场不能继续满足赛事需求,在市政建设的统一规划下最终被拆除,结束了17年的“职业生涯”。在环形体育场投入使用的17年时间里,先后承办了国家足球甲A联赛在内的国家级运动赛事8次,承办四川省第八届运动会在内的省级运动会20余次,市级运动会50余次,中、小学校级运动会34次,丝绸节开幕式及各类文艺表演10次,平均每年接纳锻炼人数4万余人,曾在国家体委组织的全国县级优秀体育设施评比大赛中荣获“优秀体育工程奖”,其模型被陈列在国家体育博物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